热火vs尼克斯直播|中国女排塞尔维亚决赛|苏格兰超级联赛|世界杯是什么意思|nba最新消息

  1. 首頁 > 智能家居 >智能家居實驗室,智能家居實驗室建設方案

智能家居實驗室,智能家居實驗室建設方案

大家好,今天小編關注到一個比較有意思的話題,就是關于智能家居實驗室的問題,于是小編就整理了2個相關介紹智能家居實驗室的解答,讓我們一起看看吧。

肇慶市志德智能家居科技有限公司怎么樣?

簡介:  肇慶市志德智能家居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09年,專業生產銷售新型智能家居五金、建筑建材五金;公司技術裝備齊全,工藝先進,擁有科研技術開發中心,實驗室等,建立完善的各項管理制度,使技術中心運行規范化、制度化。能夠同時滿足多項新產品自主開發、設計,及對已經投放市場的產品進行更新換代的技術創新、升級等科研任務。長期承擔科研項目及技術攻關任務,每年均有新產品投放市場。   公司榮獲國家高新技術企業,多項發明專利和實用新型專利證書一批,公司以ISO9001質量管理體系認證管理標準貫徹實施執行,非常重視人才梯隊建設,并且每年都吸收一批高等院校的優秀畢業生充實到公司的管理團隊和技術隊伍中,不斷提高公司的人才競爭力。堅持科學發展的理念,本著“以質量求生存,以信譽謀發展”的企業宗旨,遵循“團隊、人才、拼搏、創新”的企業精神,全力打造志德品牌,將其做大、做強。“志德”牌系列產品一直以其優良的品質和性價比享譽國內外市場,深受消費者的信賴認可。   展望未來,“志德”人將繼續堅持“團結、務實、誠信、創新”的企業精神,以創新為動力、以市場為導向,努力把公司打造為高新技術型的現代化企業。

智能家居實驗室,智能家居實驗室建設方案

法定代表人:林娟

成立時間:2011-03-18

注冊資本:1500萬人民幣

工商注冊號:441202000004648

企業類型:有限責任公司(自然人獨資)

公司地址:肇慶市端州區黃崗鎮黃龍崗園路二區企業廠房

怎么看余承東余總提出的華為三年內打造中國智能家居第一生態?意義是什么?

謝謝您的問題。華為做智能家居生態,比做產品的格局更大。

怎么理解華為智能家居“生態”。第一,生態意味著不一定做家電產品,而是做平臺、做鏈接。第二,做平臺需要華為布華IoT生態戰略支撐,需要華為 HiLink品牌、技術、產品和渠道保障。第三,華為 HiLink有兩個思路,一是通過人工智能,改變手機的信息交互;二是通過物聯網,連接終端設備。第四,華為 HiLink的架構是“1+8+N”結構,其中“1”是以手機為主入口,“8”是指以平板、電腦、穿戴、HD、人工智能音箱、耳機、VR、車機等為次入口,“N”是指其他所有的物聯網硬件,如照明、安防等,盡可能多地覆蓋場景。

怎么理解華為智能家居“第一生態”。第一,金額足夠大,余承東眼中的第一,是3年內做出100億美金流水。第二,市場足夠大,華為的IoT戰略是3年內國內三分之一的IoT設備支持華為HiLink標準。第三,IoT體驗最好。現在不同品牌家電連接標準不同,各自都是孤島,彼此互相競爭, 華為HiLink就是把大家統一連接,標準統一,老百姓再也不用糾結買家電就只能單一品牌買全一套,不同廠商的智能家電有余承東的華為HiLink就足夠。智能家居物聯網是手機之后新戰場。余承東表示,華為不做IoT,就會落后于新的手機周期時代,別的手機商家也是這么像的,雷軍也如此。雷軍已經宣布小米“手機+AIoT”雙引擎戰略成為小米今后5年核心戰略,計劃投入100多億元。 整體思路都大同小異,因此,除了手機市場激烈競爭之外,華為和小米在物聯網上的爭奪也更加激烈,小米已有先發優勢,華為想后來居上難度重重。
歡迎關注,批評指正。

余承東的愿意是說,華為會用未來3年的時間占據國內IoT市場1/3的市場份額,不過33%的市場份額,也確實可以稱得上中國智能家居第一生態了,在這里再說句題外話,可能有些人會疑問,為什么余承東會把目標定在1/3呢?正好今天又翻了遍《華為傳》不經意間找到了答案,2014年華為在一次內部講話,題目為《做謙虛的領導者》,在這次講話中華為說到,華為所占市場最好控制在1/3左右,剩下的留給競爭者,而這應該就是余承東前幾天所講1/3的由來。

那么,華為為什么要做智能家居

智能家居概念其實是IoT(物聯網)中的一個核心板塊,而目前科技產業達成的基本共識是,IoT將會是下一個風口,尤其是5G網絡的興起,更是認為這是IoT行業爆發成為了可能,因此任何科技企業都不會錯過這一次機會,包括華為在內。

咱們再以智能家居為例,目前這一領域布局最早、規模也最大的是小米,小米自2013年就開始布局IoT,到如今已經陳給全球最大的IoT運營商,已經累計銷售了1.3億臺IoT產品,產品種類也達到了800余種,上下游的合作企業也達到了400多家。

因此華為自然也不會把智能家居市場拱手讓人,早在2015年也發布了自己智能家居戰略的華為,前兩年遲遲沒有發力,把資源都集中到了手機業務上面,而這兩年,尤其是今明兩年,將會是華為集中發力智能家居市場的時期。

不過,華為能做到嗎?

在阿里、華為入局智能家居市場之后,很多人都在為小米擔憂,怕最后小米是“起了個大早,趕了個晚集”,因為至少在研發實力上,阿里和華為都是在小米之上的。去年華為宣布成立方舟實驗室,并將要投入1000億資金投入到技術研發當中,從這一點上來講,也足以見得華為拿下智能家居市場的決心。

另外,從2015年發布了HiLink 智能家居平臺之后,如今也有了2000多用戶,100多產品品類,以及150多家合作企業,因此這也給華為發力IoT市場打下了基礎,不但如此,華為還更加搶到智能家居生態體系的建設,目前圍繞著方舟實驗室,包括松下、西門子、媒體等家電企業,也都加入到了華為的 AIoT 生態當中,這個體量還是很恐怖的。

所以對于華為重新發力IoT市場而言,最大的競爭對手就是小米,而小米最大的競爭優勢就是已經建立起來的產品、合作商規模,當然小米也正在努力轉化自己的技術優勢,華為的競爭優勢則在于強大的研發實力,雙方都有想要成為智能家居領導者的想法,但最終誰會勝出,這還需要看哪一家有更為強大的持續創新能力。

到此,以上就是小編對于智能家居實驗室的問題就介紹到這了,希望介紹關于智能家居實驗室的2點解答對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