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為折疊屏手機,華為折疊屏手機有哪幾款
大家好,今天小編關注到一個比較有意思的話題,就是關于華為折疊屏手機的問題,于是小編就整理了4個相關介紹華為折疊屏手機的解答,讓我們一起看看吧。
相對于三星而言,華為折疊手機究竟強在哪里?
你好,目前來說,不太好評價,因為我本人都么有親自摸過這兩個折疊手機。我只能泛泛而談的談談我的看法:
一、華為并不生產顯示屏,也應該沒有深度介入到顯示屏的生產制造流程中
三星本身有顯示屏的生產制造流水線。
蘋果對于供應鏈的管控也是非常深度的。
就我最近幾年對于華為的了解,華為的屏幕,既有手機的屏幕,應該說都算不上是華為最核心的賣點,華為的屏幕,尤其是從攝影攝像修圖設計師的角度來說,還是距離專業有較遠距離的。
二、無論哪個廠商的折疊手機,目前來說,應該說都還屬于試驗線的產品
肯定不是成熟的產品。
而且,折疊手機所使用的軟性屏幕,這個雖然可能只是少數顯示屏廠商的高端產品。
但是,可以想象的是,2-3年以后,這種技術也算不上是什么高科技的了。
三、雖然說,2-3年以后,軟性折疊屏幕不是什么高科技了,但是,能否普及呢?
這個,我個人以為,即便軟性折疊屏幕的價格很實在,其實也很難普及的了。
我不認為折疊手機是剛需功能。
就好比3D電視機,當初也是吹噓的很厲害,很多人把3D電視機吹噓成為了剛需。
可是結果呢?
綜上所述,我本人對于華為或者三星都沒有偏見,我只是就事論事的談談我對于折疊手機的看法。
歡迎大家批評指教。
華為5G折疊屏手機,你了解多少?
華為新發布的這款HUAWEI Mate X售價2299歐元,折合人民幣約為17500元。雖然普通老百姓買不起,但這款手機很多方面的確走在了世界科技的前沿,華為官方說有8大亮點,我們最關心的應該還是折疊屏和5G技術,我整理了重要的幾點大家來了解下:
1. 屏幕方面,采用外翻型折疊屏設計,展開后達到了8英寸,接近平板的使用體驗。應該是目前看來最好的折疊屏手機,跟前幾天三星發布的Galaxy Fold對個對比,其內翻設計,展開后只有7.3英寸。厚度方面,華為單邊厚度只有5.4mm,折疊后的厚度只有11mm,而三星沒有找到官方數據,據說折疊后達到了17mm。超大屏幕真正實現全面屏沒有劉海,能夠一分為二,在實現分屏瀏覽的同時,雙屏間亦可多任務協同操作,看視頻和聊天同時進行,娛樂辦公兩不誤。
2. 華為收款5G手機,搭載了麒麟980+巴龍5000的組合,宣稱是世界上最快的5G手機,下載速度最高達4.6Gbps,下載1GB電影僅需3秒。華為擁有芯片、終端、網絡等全領域的能力,使其擁有天然的優勢。
3. 新的拍照方式,其宣傳的鏡像智拍方式。在給別人拍照片時候,對方能從副屏看到自己。
4. 電池方面,推出了55W超級快充,30分鐘充電85%,內置兩塊電池,容量達到4500mAh。
折疊屏手機今年發布這是我認為很驚訝的,因為曲面可折疊屏幕的概念從提出到做出概念產品再到發布商用也就短短幾年。
最開始的概念產品是一種可彎曲折疊戴在手腕上的智能穿戴設備,彎曲弧度也打不到這種接近180度。剛開始提出這種理念的時候受到了各種質疑,比如電池如何供電問題,屏幕散光、失真等問題,屏幕耐磨度問題等。
雙面屏手機在近兩年國內也發布了好幾種,最先是國外的一款主屏(彩屏)+副屏(背面黑白屏)的雙面屏手機,當時又有人稱之為水墨屏(電子墨水屏表面附著很多體積很小的“微膠囊”,封裝了帶有負電的黑色顆粒和帶有正電的白色顆粒,通過改變電荷使不同顏色的顆粒有序排列,從而呈現出黑白分明的可視化效果。電子墨水屏是由兩片基板組成,上面涂有一種由無數微小透明顆粒組成的電子墨水,顆粒由帶正、負電的許多黑色和白色粒子密封于內部液態微膠囊內形成,不同顏色的帶電粒子會因施加電場的不同,而朝不同的方向運動,在顯示屏表面呈現出黑或白的效果。這樣,在“電子紙”的表面就可以顯示出如同印物的黑白圖案和文字,看起來與紙張極為類似,在陽光下沒有傳統液晶顯示的反光現象。同時只有畫素顏色變化時(例如從黑轉到白)才耗電,關電源后顯示屏上畫面仍可保留,因此非常省電。電子紙配合儲存芯片能夠裝下整個圖書館。)手機。
折疊手機的理念在2017年三星也提起過,當時是在兩塊屏幕之間安裝一塊鉸鏈,這樣也可以避免折疊屏幕的彎曲問題。但是鉸鏈設計很有可能會造成兩塊屏幕之間的美感問題,而且鏈接處也會出現各種各樣的問題。
今年華為發布了綜合這幾個方面優勢的產品,這讓我感到非常驚訝,因為我覺得屏幕的折疊與顯示技術以及系統適配,電池配置等問題都是很難兼容在一起的。驚訝的同時也有欽佩和自豪,佩服華為的創新突破,為我國技術發展的領頭羊的地位自豪。
華為折疊屏的實用性除了看視頻方便還有哪些?
華為的折疊屏手機不僅僅帶來了大屏的娛樂體驗,還有全新的交互,以及實現一些輕辦公。比如展開狀態下的分屏功能,以及在分屏模式下,應用之間傳輸數據的交互。比如在編輯文檔時,就可以直接從圖庫中把照片拖到文檔中。
折疊屏手機在很多場景下能完美替代平板的作用。目前來看,使用折疊屏手機的場景,除了看視頻之外還有三種。
第一,需要進行輕度多任務使用。例如一邊打開瀏覽器看資料,一邊編輯文字,一邊回復信息。這時手機的多任務切換就太繁瑣了,來回切換非常麻煩。而如果坐下來用電腦又沒必要。這種情況下用折疊屏手機就能完美解決這個問題了。
第二,出門時用它玩游戲。畢竟出門在外帶平板電腦很不方便,用大屏手機視覺效果又不夠好。而折疊屏手機攜帶方便,打開之后視覺效果又跟平板差不多,如果用它玩游戲肯定爽歪歪!
第三,出門時用它看電子書。折疊屏手機打開之后跟一本紙質書的大小差不多,用它看電子書感覺就像看紙質書一樣,閱讀體驗非常棒。
除此之外,折疊屏手機如果有足夠多合適的軟件支持,用處會非常多!
華為最新5G折疊屏要發布了,大家建議入手嗎?
我個人的意見和建議:
折疊手機制造工藝水平還需要不斷地完善
雖然京東方在柔性屏方面已經取得了不錯的進展,但是工藝水平還需要不斷地完善,各項指標可以再進行優化。同時,用戶使用過程中可能還會出現各類新技術剛出來的時候存在一些瑕疵。
折疊手機的UI設計和功能還需要不斷地測試和調整
折疊手機的UI界面的設計,涉及到三屏顯示、外折屏幕、內折屏幕等多種方式,用戶在使用過程中的UI界面是否直觀、方便、防止誤操作上還需要下苦功夫。在這里還是要表揚一下蘋果,蘋果對于用戶體驗的極致要求,將會很快體現在在其自己研發的折疊手機上,但是時間一定會之后于華為和三星。
智能應用還很少,特別針對商務人士和自媒體人士的應用和平臺還處于摸索階段
折疊手機更多是考慮是“大數據量、云桌面\云電腦”的PC類應用,但是目前手機更傾向于APP簡潔實用,而不是PC類客戶端的輕使用。如果手機應用和支撐數據平臺不能解決此問題,5G折疊手機就有點大材小用了!這里特別強調的是折疊手機。
整機造價太高,還未規模量產
國內老百姓的米米要用在刀刃上的,可以先考慮賺一下國際市場的粉絲們的錢!
到此,以上就是小編對于華為折疊屏手機的問題就介紹到這了,希望介紹關于華為折疊屏手機的4點解答對大家有用。